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讓我們一起愛惜這片環繞我們的海洋~

  跟各位小朋友介紹完十幾處值得一遊的海洋景點後,本身彷彿也到這些地方走了一遍。這些地方大部分我都去過,少數是因為離島交通不便的關係,因此遲遲未有造訪的機會。所以跟各位介紹的短文,有些是本身親自撰寫,有些則是修改自范欽慧女士的海洋行旅一書,這十多個景點也是從書中擷取出來的。

  說真的,我不太相信各位看完了這些介紹之後,能夠對海洋的熱愛多生出起分,每每到了例行假日,便成天往海邊跑 ( 這有點誇張,但也不無可能 );或者是馬上改變自己的行為,到了海邊之後不隨意丟棄垃圾或不隨意撿拾貝殼。但是,希望大家在看完這些文章或者是到過哪些令你們感動的海濱之後,能夠發自內心對這片環繞我們的海洋始有些微喜歡的感受,對大海有相較於以往更近一步的認識,於是當你們開始喜歡這片海洋後,才會跟著想要如何保護它,如何珍惜它,甚至於何時想去親近它。

  我想,這才是海洋教育的目的。

  到海邊遊玩,絕對不是只像你們所想的曬曬太陽、堆堆砂堡、穿著游泳衣褲泡緊海裡消消暑,或者是穿著救生衣玩香蕉船、走到著名景點旁邊隨意拍張照片證明到此一遊過等等。希望你們看過這些文章,以後有機會到了綠島後,可以體會溫泉自海底流出的奇特;到了南寮看到僅剩的沙灘,可以為這片曾經有過十幾公里潔白走道似的沙灘走廊默哀,甚至看到垃圾能夠因為不忍沙地遭到破壞而將它撿起來;到了望安後,能夠有機會看到綠蠵龜爬行過的蹤跡,為這股堅強的生命力喝采;看到後壁湖外的白化珊瑚,能夠為人們的過度開發和破壞來點懺悔。
 
  認識海洋生態、遊覽海洋著名景點、學習海洋文化以及熟悉海洋環境,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增進我們對於大海的更近一步認識,進而愛惜這片海洋。而我每每造訪不同的海洋景點後,對於大海的喜愛也都更加一分;自從學會開車以後,已經獨自去台南的黃金海岸欣賞沙灘、和同學到高雄旗津海灘吃海產、去高雄渡船頭搭乘渡輪、去屏東海生館親近白鯨和鯨鯊等大型海洋生物、到野柳拍攝女王頭當作教材、沿著省道台二線欣賞沿途海蝕地形景觀等等。而這一切不但讓對這片海洋有更近幾層的認識,也讓我越來越關心大海的一切,並且驅使我把它的美麗介紹給大家,跟大家分享,一起來欣賞它、愛惜它。

  回歸正題,希望大家看完這些文章,能夠發自內心對海洋產生些憐憫與喜愛,親自去現場看看,體驗海洋給我們愉悅感受,然後開始漸漸喜歡這片海洋,進而保護它,然後透過這個部落格,跟身邊的人分享海洋帶給你們的感動。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十二 ( 南寮漁港 )

南寮漁港位於新竹市,附近有座垃圾焚化爐。這個漁港的故事也挺坎坷,當初僅是個小漁港,但是因為泥沙淤積的問題而將漁港遷移到南邊擴建,但擴建卻導致阻擋北邊河流所帶下來的泥沙,海岸侵蝕的結果,便將海岸邊之前掩埋的垃圾全數掏出,造成漁港的二次傷害。

為了阻止沙灘不斷被掏空,因此堆放了大量的消波塊,但也因此折損了十幾公里的天然海岸線。

新竹市政府則是運用這邊的人工景觀加以規劃,建築了十七公里的海岸自行車道,並且還有海天一線、香山濕地、港南濱海公園和金城湖賞鳥區等景點。雖然已難看到天然的海岸景觀,但是規劃後的景點亦吸引了相當多的遊客造訪,他們並非完全未了景觀而來,有些則是到南寮漁港大啖海鮮。

坐在濱海公園看著海洋上的夕陽,則別有一番風味,個人認為秋天是個不錯的拜訪季節。













沿途海岸風情













南港賞鳥區













港南運河夜景













看海公園













海天一線看海區













垃圾焚化爐

圖片來源 新竹市17公里海岸風景區:http://traffic.hccg.gov.tw/17miles/index.html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十一 ( 番子澳 )

後壁湖位於墾丁,當初命名原因是先民從西海岸著陸,因此對他們而言,位於東邊的湖就像是在「家屋後的湖」,故得名。

後壁湖在民國八十四年規劃為觀光休憩港之後,港內的遊艇、快艇以及半潛艇都逐漸增多,同時亦伴隨著各種水上活動,但是為了兼顧生態環境之保持,對於當地的警察而言,的確是項重大的挑戰。

然而在當地的墾丁國家公園警察小隊不斷對漁民勸說及開罰之下,此處的海洋生態一直保持得還不錯,附近是相當熱門的潛水地點,在下面可以觀察到珊瑚礁潟湖生態系,但是為了長久保持這片美麗的海景,參觀之於別將屬於大海的資產一併帶回家了。















後壁湖之珊瑚海岸















後壁湖停靠之漁船















後壁湖潛水海域

圖片來源 後壁湖遊艇碼頭:http://www.sttf.idv.tw/images/document/iandscape_a/chiu_6.htm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十 ( 番子澳 )

番仔澳在瑞芳深澳漁港附近,是北部著名的海釣點之ㄧ,這邊的漁民會在夜間用強烈的燈光吸引小卷和透抽等頭足類生物,再以「棒受網」的捕魚方式撈捕漁獲,此法在北部是廣為流傳的捕魚技巧。

由於之前受到軍事管轄,因此還有相當多的廢棄碉堡,若持續保持將能有相當天然樸實的面貌,但是近來海釣客常常入侵,並且缺乏公德心的將魚勾和垃圾隨意丟棄,造成海岸景觀的破壞。不然此地的海蝕地形,也是相當值得造訪的景點。













碉堡與海供相應













番子澳單面山


圖片來源 東北角生態之旅:http://www.tmps.tyc.edu.tw/bio/newfile45.html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九 ( 馬祖 )

馬祖位於台灣海峽的西北方,之前一直屬於前哨的戰備基地,但是到了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後,逐步開放,並且積極經營人文及自然特色,到了現在吸引相當多的觀光客。

之前很多男生害怕到馬祖當兵,因為到了馬祖服役兩年之後,常有耳聞交往中的女友離開,因此當初當兵的男生最怕抽到的「金馬獎」,就是指離台灣較為遙遠的金門以及馬祖。

馬祖現在由於開發公共建設相當積極,因此難免破壞了在地的些許景觀,不過作者還是推薦馬祖列島上仍有些未開發的小島依舊保有原始特色,值得一遊。

http://www.matsu.idv.tw/

以上網址為馬祖資訊網,點選左側表單中的網友貼圖,可以看見更多美麗的照片喔!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八 ( 金沙灣、和美港、鼻頭國小 )

金沙灣與和美港位於台灣東北角,離鼻頭角非常的近。然而作者表示,金沙灣的金沙已經逐漸消逝,值得一看的是和美港。

據說和美港內一艘船都沒有,但是金沙卻相當多。當初的環境評估失敗,不但破壞了原本的美麗海岸,更浪費了可觀的經費,建造了一座荒廢的漁港。然而荒廢的漁港之所以遲遲未拆除,更是因為害怕導致二次生態災難。因此參觀完此港口,可以讓我們體會失敗的公共政策的確要儘可能的避免,當初環境評估作業時,更當小心謹慎才是。

附近的鼻頭角是相當值得一遊的地點,鼻頭國小將鼻頭腳步到規劃為自己學校的遊學課程之ㄧ,沿途除了海邊,還有山腰及山頂等三條步道可供遊客健行,沿途特殊景觀不少,絕對值得推薦,而鼻頭國小的六年級畢業生更是需要在畢業典禮時潛入水中領取證書,相當特別。















鳥瞰鼻頭國小








鼻頭國小後海景

圖片來源 http://www.flickr.com/photos/elsa30/214750470/in/set-72157594321521460/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七 ( 大溪漁港 )

大溪漁港位於台灣東北角,在宜蘭縣內。這邊的漁民多從事近海及沿岸的捕撈作業,主要是因為附近海域位於大陸棚以及大陸斜坡之交界處,由於加上黑潮流動的影響,帶動海底的有機營養物質,吸引眾多浮游生物;而浮游生物更是吸引魚群的主要來源,所以魚全聚集,自然成為重要的魚場之ㄧ。這邊的漁船大多於半夜出港,下午三至五點回航,由於魚群種類眾多,因此也是觀察深海魚和摁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據點之ㄧ。

附近的大溪國小也是可以參觀的地點,大溪國小緊鄰海岸,校舍建築也是美輪美奐,絕對不亞於省道台二線上的任何一個休憩點喔!













露營區廣場















校園遠眺龜山島
以上圖片來源 大溪國小:http://www.dses.ilc.edu.tw/
















大溪漁港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六 ( 龜山島 )

龜山島位於台灣東北角外海,遠端眺望像隻烏龜,因此得名。龜山島近幾年才被規劃海洋保護區,並且被大量報導介紹,主要是因為其海底熱泉是生態學家及地質學家的觀察重點,因此才急需被重視,不然之前都還是軍事管轄區,未經允許不可輕易接近呢!

由於八十八年起被列入東北角國家風景區,為了保持島上的人文及生態資源,一直採取低密度的開發,對於遊客容納量也是從嚴管制。附近的海域更是賞鯨的熱門景點;龜首是海底熱泉的現場,因此接近時會有硫磺味,並且海水亦變成乳白色。









龜尾潭









龜山海底溫泉









龜山朝日

圖片來源 宜蘭神秘島嶼-龜山島:http://www.ilantravel.com.tw/turtle/#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五 ( 望安 )

望安島和吉貝島相反,是位於澎湖本島的南方海域,更是綠蠵龜的家。而作者也表示這邊的海水相較於北方更顯清澈。先前復育綠蠵龜時,不時可以看見環保人士帶領群眾進行小綠蠵龜的放養。

但是望安並不只綠蠵龜著名,島上的咾咕石房屋更是具有歷史價值,因此本島上不僅有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亦不在少數。只是大多數的房屋都以水泥重建,因此有破壞潮間帶的情形發生,相當可惜。



望安沙灘


中社咕咾石屋

圖片來源 農業易遊網:http://ezfun.coa.gov.tw/view.php?theme=spots&id=X_x0003_20040528111305&city=X&class=C02,C06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四 ( 吉貝 )

吉貝位於澎湖北方的海域,著名的是那片潔白沙灘,曾經有偶像劇(海豚灣戀人)在那兒拍攝,不過近年來因為大批遊客的造訪,因此使得原本潔淨的沙灘似乎已經佈滿了垃圾,為了能吸引更多觀光客,當地的鄉公所以及商家展開了淨灘的活動,但是跟絡繹不絕的遊客比起來,此片沙灘要恢復以往的純白,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

幾年前我們也曾經造訪過這個地方,那時吉貝還是個開發未完全的地方,海灘純白。島上的吉貝國中與吉貝國小更讓當地的學子免於到澎湖就學的舟車勞頓之苦;到了夏季更是烈日當頭,不多擦些防曬油,曬傷脫皮更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作者推薦的景點,則是吉貝的石滬。石滬於吉貝漁民的用途是捕魚,許多民宿業者也有自己的石滬,他們也會帶領遊客前往觀賞,並且介紹先人如何以石滬捕魚,這種以天然資源捕魚的方式跟現在時時可見的流刺網相比,對大自然的影響顯得自然溫和許多,在提倡海洋生態復育的現代,這種方式的確相當值得參考。













吉貝石滬

圖片來源 台灣郵政全球資訊網:http://www.post.gov.tw/post/internet/q_localpost/index.jsp?ID=121605



吉貝純白沙灘

圖片來源 觀光局:http://www.taiwan.net.tw/lan/Cht/attractions/scenic_spots.asp?id=663&sid=91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三 ( 小琉球 )

小琉球位於台灣的西南邊海上,是唯一的珊瑚礁島嶼。也由於地形特殊的關係,因此有相當豐富的潮間帶生物系。作者 (范欽慧) 呼籲,參觀就好,別把這邊的生物帶回家了。而這邊也是海鱺的重要養殖點,晚上亦有美麗的星空可觀賞,而東港有交通船可通往小琉球。


潮間帶一覽


觀音石


花瓶岩


多仔坪潮間帶

圖片來源 小琉球消遙旅遊網:http://www.ueu.com.tw/sosohlc/index.htm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二 ( 蘭嶼 )

第二個要介紹的地點還是離台東很近的地區,這就是蘭嶼。

蘭嶼比綠島離台東市還要遠且還要大,因此島上的小學就多達四所,不過也因為島上生活大不方便,也有很多設施不甚現代化,因此據說許多綠島居民都到學校內借用廁所或其他公共設施。蘭嶼本身也是一個火山島,受黑潮洋流的關係,島上的生態系跟菲律賓較為接近。

島上著名的達悟族,在四五月有舉行飛魚祭,此時亦有機會看到大船下水的典禮,不過這樣的機會似乎不高,需要碰運氣。

但是近幾年來由於積極發展觀光業,因此大量開發的結果便是造成自然生態的破壞,相當可惜。不過很多在地的年輕人致力於環境保護,亦可為造訪的旅客進行一些導覽以提完整的環境資訊。


傳統地下屋


雙獅岩晚霞


飛魚祭典


拼版船






圖片來源 蘭嶼資訊服務網:http://lanyu.taitung.gov.tw/index.asp

值得推薦的海洋教育現場之一 ( 綠島 )

上篇文章介紹的海洋行旅介紹出十三處值得推薦的遊玩地點,這邊將一一介紹給各位小朋友,有機會的話跟著爸爸媽媽或其他家人利用暑假親臨現場,將比在部落格上看文章有更強烈的感受喔。

第一個要介紹的地點當然就是離台東最近的綠島啦,以往綠島給大家的印象都僅止於監獄,要不然就是赫赫有名的綠島小夜曲 ( 現在的小朋友大概連歌取名稱也都沒聽過 ),不過綠島的美,據作者表示,是在海中、山上的林子間以及部分寧靜的海灘。

七年前曾經造訪過,那時島上有許多可以租摩托車的地方,因此許多遊客都會承租摩托車,便於兩天一夜的行程,騎完一圈不用一個小時,不過若要細細體會綠島的美,恐怕一整天也不夠。

綠島最著名的莫過於「昭日溫泉」,那是世界少有的海底溫泉,因此島上的旅店都打著泡溫泉看日出的招牌;但是范女士卻被綠島的潮池跟貝殼沙所吸引,而他也建議喜歡昆蟲的遊客不妨到山上的林子裡去探訪,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綠島也有部分美麗的沙灘可供看海或欣賞夕陽日出的地點,而綠島之所以又稱為火燒島,其實是跟這邊的美麗夕陽所產生的彩霞有關。


朝日溫泉


睡美人石


大白沙淺灣佈道

圖片來源 綠島資訊服務網:http://green.taitung.gov.tw/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好書介紹--海洋行旅

這邊要跟各位同學介紹一本好書,
書名是海洋行旅。

本書作者范欽慧女士是專欄作家,亦是紀錄片工作者兼電台主持人,編導的影片有公共電視「黑潮三部曲」、「夢土」等。現任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自然筆記」、「追尋古台灣」製作主持人,並且在「國語日報」科學版撰寫專欄。

曾經獲得廣播金鐘獎四座,文建會地方文化記錄影帶「優等獎」。永續台灣報導獎「驚蟄獎」,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並且以「海洋行旅之誰來捍衛海洋系列報導」,入圍了第五屆卓越新聞獎廣播「新聞採訪報導獎」。

文字著作包含:「傾聽森林」、「與自然相遇的人」和「台灣生物曆」等。

而本書是作者於國語日報科學版專欄撰寫的25篇文章合集,因為主要是寫給親子共讀的海洋教育書籍,所以特別適合國小階段中高年級的小朋友細細品味。

全書分為五部

目錄簡介如下:

第一部 相遇
人與海的相遇
找回海洋之夢
勇闖黑水溝
探照出歷史的舞台-燈塔之旅

第二部 邊境
過渡的版圖-探訪潮間帶
護送螃蟹過馬路
沙泥灘下的寶貝
失落的夢土-海岸溼地淪喪錄
失去的海岸線
海風下的植物
石雕博物館

第三部 繽紛
探索海底火山
海中珍寶-珊瑚
小兵立大功-神奇的海藻
一沙一世界-尋找有孔蟲的身影
大深度的探索
探索台灣深海魚類

第四部 流浪
尋找曼波魚的美麗與哀愁
守候綠蠵龜之島
建構生命的主軸-黑潮
大海的行旅者-迴游性魚類

第五部 出發
社區與警察協力打造-海洋保護區的美麗願景
捍衛海洋生物多樣性
以大海為田-海洋牧場
打造海洋的家-軟絲復育

如果大家想一賭本書內容,偷偷告訴大家,四年甲班的後方書櫃裡有一本喔,大家可以跟四年甲班的怡吟老師洽詢。


本書封面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由七星岩潛水客了解洋流與自救

相信各位同學最近都在報章新聞中知道了四月二十六號屏東七星岩外海的八名潛水客被洋流漂走的意外。然而值得慶幸的是,這八位潛水客在經過四十多小時後的二十八號清晨,由教練在台東太麻里上岸求救後,均已平安歸來。透過這則新聞,我們也藉由這個部落格,來學習什麼是洋流。海上落水後,又該如何自救,爭取所謂的黃金七十二小時。

  屏東落水為何會漂流至台東呢?


     台灣附近海域海流圖
資料來源: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海洋資料庫

首先可以看這一張台灣附近的海流圖,透過這一張圖,不難發現為何屏東的七星岩落水後,可以漂流到東部海域。台灣附近海域的海流一般可分為冬、夏季兩型,春、秋季則為轉型期。在夏季時,黑潮流經台灣東岸,黑潮寬約100公里,深達700公尺左右,表面流速平均達1公尺每秒左右。在冬季的時候,黑潮主流仍然流經台灣東部,其支流則經台灣南端進入台灣海峽;而海峽北部海面因有東北季風的吹送,海流向南。這兩種不同流向的海流相遇於澎湖群島附近,然後向西南一起流入中國南海。
影響海流的原因有哪些呢?其實海流又可稱洋流,洋流的成因有受風力影響的吹送流、密度差引起的密度流、海水擠壓分散引起的補償流。東部外海的洋流其實是黑潮,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從菲律賓開始,經過台灣東部外海到日本,少部分的洋流也會經由西部往北走。

  落水後該如何自救呢?

  首先必須不慌張,這對於水性不好或者不會游泳的人來說的確困難。一旦緊張將會導致肌肉緊縮,進而造成身體密度增加,如此將大大不利於漂浮於水面。
  再來則是要一邊保持體力,一邊又要能保持不失溫。記得當初接受救生員訓練時,所謂的「漂浮」算是基本功夫,常常每天都要練習個十分鐘,整個救生課程開始跟結束都要各練習一次,沒有穿救生衣的情況之下的確不是件簡單的事,不過越放輕鬆越能浮得接近水面。在保持體力與不失溫的情形下,要如何兼顧,就真的考驗了落水者。
  除漂浮外,再來就是解決喝水的問題,大多數落水者要保持水分,會收取自己的尿液當作飲水,避免脫水情況發生。由於海水是鹹的,喝多了海水反而會加快脫水的速度。
  如果能知道自己的位置當然是最棒的(這次其他隊員獲救,就是因為教練有定位器,因此裝備不佳不齊全,也要避免出海),若能看到陸地則要盡可能的往陸地的方向前進。倘若不知道,還是必須一直保持漂浮於水面,增加自己獲救的機率。

  這次七星岩海難得以喜劇收場,歸功於幾件因素。第一、潛水隊員身穿的潛水衣兼具保暖及漂浮的功能,加上所有隊員聚集在一起,輪流休息和打水,還有彼此打氣,因此得以堅持至救難隊員找到他們。第二、他們用大大的蛙境接收雨水解渴(當然也有喝尿),使得所有隊員不致脫水。最後則是可以歸功於他們的裝備不錯,最後關頭還有閃光燈可以使用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回到學習游泳的課題,游泳可以使我們更熟悉水性,落入水中也較不易慌張,更可以救回自己一命。因此只要不到危險的水域玩耍,游泳的確是相當有助益的一項運動。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墾丁的回憶



湛藍的天 讓人心曠神怡 陶醉其中
跳入熱情的大海 把你的臉擠出一陣又一陣的歡樂

前文之輔助圖片~


很多遊客在海邊玩耍

遠眺黑森林公園

原住民風木雕

腳踏車道加上裝置藝術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美麗台東海岸簡介(台東濱海公園)~

海~對我而言有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或許是因為海常用它的遼闊提醒著我們,
要時時保持寬闊的心胸,快樂才會如影隨形般的跟著我們。

到台東已經一個多禮拜了,
其實當初在選填志願時,
就曾經為了澎湖跟台東而猶豫很久(因為這兩個地方都很容易看到海)。

最後為什麼會選擇台東呢?
主要是因為這邊除了水好(海岸線美)之外,
更有壯闊的山跟如田園風景畫般的縱谷(關山池上等)。

既然這個部落格是以海洋為主題,
那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禮拜天下午的小小收穫吧。

這禮拜天下午,
因為剛從彰化搭了六個半小時的火車抵達台東,
因此頗為疲憊,但是簡單整理完內務後,卻又一時不知該做什麼事,
於是便騎著我的愛車到台東市區逛逛。

來台東之前,
就已經知道市區距離海邊相當近;
然而大海對我而言,又有一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因此不知不覺的,就把車子騎到了台東市的濱海公園。

濱海公園是個親近海的好地方,
這邊有許多的自行車道和其他步道,供遊客健行和休閒。
而這也是在彰化地區很難見到的景象跟設施。

而公園內也有許多裝置藝術,
像木雕,也是充滿了這邊的原住民風味。

往公園的西北方望去,
可以看到台東的另外一個公園(森林公園),
在後面大山的襯托之下,也別有一番韻味。

而濱海公園中,除了步道與腳踏車道外,
也有好幾個籃球場,提供愛好運動的居民多樣的選擇。

由於時間不早的關係,
因此我也只逛了公園的北邊,
等到一切生活步驟都上軌道後,
再一一把花東海岸線靠近台東的部份介紹給大家吧。

最後提醒各位看官,
海洋是大自然的重要資產,
愛它就不要傷害它,當你到海邊遊玩時,
留下足跡,但別留下成堆的垃圾;
帶走相片,但別帶走原屬大自然的一切資產。

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海洋生態的浩劫

最近大家長流行的海洋休閒活動,如賞鯨、賞豚、浮潛...等等,此活動的樂趣應不少,同學發揮大家的創意,這些海洋休閒活動可能帶來的正面影響(好的)有哪些?負面影響有哪些(不好的)?請大家說一說。

歡迎大家的加入討論

這是中和國小針對-海洋休閒-這個主題進行布落格文章發表的討論,主要發表的文章主要針對與水有關的休閒活動,如游泳、衝浪、划船....等等,都可以發表你的感受與觀點。
為了讓大家有更明確的方向,老師先擬定幾個問題的大方向,讓大家動動腦,大家可以自由選擇問題討論。
討論
1.中和國小去年有調查游泳課的參加意願,為什麼大家的意願不高?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同學提高
參加意願。

2.在你的生活經驗中,有沒有讓同學覺得服務品質很好的游泳池、海水浴場、海灣,說說看讓同 學
參考。

3.前些日子附近的國小有兩位學生溺斃,你心中有什麼感受,如果你是學校的老師,你要如何教導學生遠離危險。